柳卓娅,淄博师专人文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和党务工作。她从思想上、作风上、业务上严格要求自我,恪尽职守、竭诚奉献、辛勤工作,积极投身于基层组织建设和服务师生群众的具体工作实践中。

柳卓娅很喜欢韩愈《进学解》中的一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作为党员,她深深地知道,提升理论素养是行动的基础。她坚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人员,她特别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致力于在中华优秀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方面做最大努力。在平时的工作中,柳卓娅事事、处处、时时都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在教学和科研工作方面,主持国家课题一项,主持省部级课题一项,参与省级课题多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著作多部,积极参与建设精品课程。曾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担任文学教研室主任和小学语文专业带头人,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升科研水平。担任学生班主任和《淄博师专论丛》兼职编辑,尽职尽责做好相关工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她知道党支部的建设的重要性,规范而又务实地组织支部政治生活,重视支部成员的理论学习,注重党员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学习制度,根据教育教学具体情况及社会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活动,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凝聚力。利用优秀党员的事迹引导党员教师积极发挥先锋作用。注重党建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强化政治把关作用。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与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谈话,认真细致做好思想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柳卓娅和所在党支部教师充分发挥党员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专业建设,进行人才需求调研,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设置,实施课程改革,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她推进高质量课程建设,深挖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努力提升课程教育教学水平。支部教师积极参与国家课题申报,获立省级课题多项,在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奖、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获得立项,为人文学院专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她和支部教师还利用专业优势,推动学生课前经典诵读活动和书香校园活动,为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做出自己的努力。多年从事教学工作并担任班主任,她以身示范,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提升自己的学识修养,面对学生时既有言传的能力,又有身教的力量,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在教学中利用自己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